(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截至11月19日,杭州地铁塌陷事故已经造成8名施工人员死亡,13人失踪,还有11名伤员在医院接受治疗。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称,13名失踪者的生还希望渺茫。
天灾?人祸?让生命过早消逝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随着调查的深入,该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渐渐浮出水面。在造成这起事故的诸多原因中,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转包情况是重要原因之一。包工头临时找来的工人缺少系统的安全知识,为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杭州地铁塌陷事故发生后,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曾经质问过施工单位中铁四局的相关负责人:“你们到底是不是建制单位?塌陷的地铁被你们分包了几层?”中铁四局的负责人没有正面回答。
早在2004年,原建设部就出台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且不能再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或违法分包。
但是,工程层层转包、“皮裤套棉裤”的恶性循环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个别企业在承接到工程项目后,再层层转包。有人形容,这种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流队伍中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施工。与此同时,无资质的企业向有资质的企业挂靠,低资质的企业向高资质的企业挂靠,非法承包工程合法化的现象也大量存在。甚至,有的劳务企业用工也层层转包,大包工头下面有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下面有若干班组长,班组长下面有大量私招散雇的施工人员。这些临时招募起来的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安全培训很难落实到位。
在这次杭州地铁塌陷事故中,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听说有的农民工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后,痛心疾首地说:“没有培训过,让你上天开飞机开得了吗?农民在家种菜种地,过来怎么能干这活儿?”
目前,在政府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的现实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未来,包括地铁建设在内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即将提上日程,各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如何杜绝工程转包现象并彻底消除由它引起的安全隐患,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工程转包:谁来为死亡线上的交易埋单 地址:http://www.hr63.com/news/hangye/15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