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020-89859232  丨  招聘优势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节能减排不分震前震后

节能减排不分震前震后

发布时间:2016-12-27 00:00:00浏览次数:445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绵竹支柱产业磷化工基地在地震中遭受重创,恢复重建中亮出观点--
      本报记者张守帅实习生熊博
      绵竹市是我国着名的磷化工基地之一,14家磷化工企业,形成该市支柱产业。在震后恢复生产重建阶段,绵竹的磷化工业是否还在坚持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本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李鬼”变“李逵”

      曾让廖永元很烦恼的磷石膏,正给他带来财富。
      11月14日,石亭江畔的绵竹三佳饲料厂区,灰黑色的磷石膏堆积成山,大风吹过,不断产生扬尘。磷石膏是生产磷酸氢钙和磷胺留下的固体废物。总经理廖永元说,他也尝试过用磷石膏烧砖,因产品辐射超标,未通过质量验收,同行也有拿去生产隔板的,但成本造价太高,找不到市场。
      据了解,生产1吨磷酸氢钙,产生2.8吨磷石膏,这些年,绵竹的磷石膏已累积了数千万吨。“占用大量土地不说,单是防渗透、防流失、防扬尘处理,每年都花费不菲。”绵竹市环保局副局长谌建华说。周边群众对此非常反感,三佳饲料因此不得不退出绵竹市九龙镇,将厂区搬至新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一来一去损失4000万元。
      这个痛,现在成了三佳饲料的福。廖永元说,厂区内那堆山其实正在缩减规模,因为它已成了生产水泥缓凝剂的原料。“生产水泥缓凝剂,离不开天然石膏,而磷石膏与天然石膏的区别,就在于它含有磷、氟等杂质。”早些时候,他发现一些不法水泥商拿磷石膏冒充天然石膏在用,这给了他去除杂质让“李鬼”变“李逵”的启示。今年3月,用磷石膏研制水泥缓凝剂获得成功,达到天然二水石膏一级质量标准,专利申请也被国家受理。
      记者采访时,水泥缓凝剂生产车间正在扩容。廖永元心中有本账:磷石膏生产的水泥缓凝剂,成本价每吨50元,出厂价在65-70元,产量扩容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400万元,利润450万元,每年还可节省磷石膏征地和运堆渣“三防”处理费用900万元。这一增一减,每年可赚回1350万元。
      “我现在不敢接订单了,产能满足不了需求。”廖永元说,灾后重建需要大量水泥,他们已向受灾地区的绵阳、广汉、彭州、什邡等地的5个新型干法水泥厂销售数万吨水泥缓凝剂,并与德阳、江油、北川、安县等地的水泥厂签订了意向供销协议。“当务之急,是尽快扩大产能”。
“大火炬”变“小火炬”
      离三佳饲料不远,矗立着绵竹林辰实业化工分公司排放黄磷尾气的烟囱。“生产黄磷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需要通过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才能排放。”谌建华说,因为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这支“火炬”就成为黄磷行业污染环境的标志。
      林辰实业的“灭火行动”,已走出重要一步。震后,该公司投入200万元,从武汉引进一台用黄磷尾气作燃料的新型锅炉。“这是全国第二台投入使用的该类燃气锅炉。”该公司副总经理肖代礼介绍,黄磷企业的生产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为了取得生产所需的高温水蒸气,不得不大量燃烧煤炭;另一方面,可作燃料的黄磷尾气又被白白浪费。
      尽管遭遇地震,企业仍拨出资金进行技术改造。“这是政府和市场双重压力的结果。”谌建华道出背景:为减少污染,绵竹市决定2009年前黄磷企业必须由烧煤改为烧气。这是政府的压力。从市场角度来看,如果烧天然气,价格比烧煤高出30%左右;如果使用新型燃气锅炉,每小时消耗一氧化碳气体1300立方米,可将该企业每小时生产0.6吨黄磷排放的1500立方米一氧化碳气体的86.6%转化为燃料有效利用。
      这样,既能熄灭“火炬”,也解决了燃煤锅炉的耗能和污染问题。而淘汰燃煤锅炉,年节约用煤2500吨,节约购煤资金250万元,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硫80吨。按照燃气锅炉折旧使用5年计算,企业累计增效1000万元。
      肖代礼说,由于目前黄磷尾气还不能被完全消耗,“大火炬”现在变成了“小火炬”,进一步改进技术后,就能把“小火炬”灭掉了。
环保就是要相互攀比
      绵竹生产磷酸氢钙的企业,险些“死”在环保线上。
      新清华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世俊提起此事仍唏嘘不已。他说,生产磷酸氢钙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由于没有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年前一直按照相近的磷肥工业排放标准执行。但是,国家环保总局在当年发出通知,要求没有行业标准的,必须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执行。
      “按照这个标准,排放的每升污水中,磷含量不能超过0.5毫克。而磷酸氢钙企业排放的污水中,每升含磷20毫克左右。如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执行,企业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关门,要么不排放污水。”刘世俊说。
      在被环保局勒令停产整顿期间,该公司找到四川大学化工学院,一起破解这个难题,研制出磷酸氢钙废水循环封闭利用的技术。“采用这项技术后,生产1吨磷酸氢钙,节约5-6吨水,而且,废水中含有的磷经过二次沉淀,又被再次利用起来。”谌建华说,听说新清华公司率先实现了污水零排放,起初大家都不相信,市环保局专门召开现场会,当场要求其他企业同样必须零排放污水。“环保就是要相互攀比,别人能搞的,你也必须这么搞”。
      据介绍,绵竹6家磷酸氢钙企业,年产量达150万-200万吨,全部实现污水零排放,意味着减少排放废水1500万吨左右,节约用水上千万吨。“虽然绵竹在地震中遭受重创,但是环保不分震前震后。”绵竹市环保局局长李川说。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节能减排不分震前震后  地址:http://www.hr63.com/news/hangye/152299.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82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