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020-89859232  丨  招聘优势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奥运场馆揭秘:享受在激情碰撞的篮球馆

奥运场馆揭秘:享受在激情碰撞的篮球馆

发布时间:2016-12-27 00:00:00浏览次数:486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范珑笑称自己“有点胖”。在北京奥运会篮球比赛时,他时常会出现在观众看台的最后一排,专心地注视手中温度计的变化。他说,这么大一个空间,这样激烈火爆的气氛,要保证看台和场地温度都让人感到舒适,确实不太容易。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这座按照瑞士布克哈特公司思路诞生的建筑物,即便经过了“奥运瘦身”,也无法阻碍它进入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体育馆的行列中。这座拥有1.8万个座位的场馆,不仅让观众感到震撼,也让来这里参加比赛的篮球队员们心潮澎湃。“这个篮球馆可能是所有奥运场馆中“瘦身”最厉害的。可即便经过这一变化,即便它的专业设计难度降低许多,但这座建筑对于我们暖通专业来讲,依然是“又大又重要”,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暖通专业负责人范珑说。
    亮点一:大空间的“下送风”
      和很多大空间的场馆一样,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采用了“下送风”的方式。““下送风”有很多好处。”范珑解释道,“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置换通风的概念,将室外新鲜空气直接引到室内;场馆内的废热还可以从建筑上方直接排出,而不带到系统里。这种系统对于大空间场馆来说非常奏效。”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比赛大厅设有18台大型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它们从不“单兵作战”,而是将空调风集体输送到环型主风道内,再由看台下面的支风道向椅下输送。他透露,如果遇到天气变化或观众人员增减,工作人员便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空调开启的数量。范珑回忆说,自8月11日开始北京气温有所下降,空调工作的数量随即减少,节约了电能,却丝毫不影响制冷效果。
      大空间场馆的气流组织设计始终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难题。范珑说,他们利用了CFD计算机辅助手段,根据场馆“大而开阔”的特点,针对送风参数、送风量和送风温度等进行了多重模拟。在设计中,设计师既要考虑观众的舒适度,还要考虑比赛场地的温度情况。“其实,我一直都很担心。”范珑坦言,由于CFD在模拟过程中边界条件的设定“掺杂”着人为因素,尽管模拟能过关,而一旦边界条件设定不够准确,就有可能导致意外。
      奥运会前,一系列调试和“好运北京”比赛为场馆的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提供了参考,然而,在8月10日中美篮球的火爆对决之前,范珑的心始终没有真正放下。不过在采访中,范珑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率领的团队所设计的空调系统成功了,包括比赛大厅、休息厅以及所有办公用房,场馆的每一部分都经受住了奥运会最严酷的考验。
    亮点二:“夹缝”中的土建风道
      “下送风”的系统设计得到了投资方和业内人士的认可。然而,接下来的工作却让设计师更加为难。范珑发现,建筑设计中留给暖通专业做送风管道的空间极其狭小。经过与同事反复研究,他们决定根据场馆的实际“地形”,将主风道和诸多进风道做成土建风道。不过,土建风道有着太多“先天缺陷”,范珑说,其最大问题是密闭性和保温性差。可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完全达不到空调要求的效果,进而前功尽弃。
      范珑告诉记者,他们最终选择在土建风道内做密实的防水层,并贴上保温材料以维护运行效果。
      良好的设计选材,保证了防水层在一般的温度变化下不会开裂。“贴防水层和保温层的工艺非常复杂。面对六七米宽、一两米高的主风道,中间还有很多折线和曲面,怎样才能贴牢固,非常难以把握。”他说,“这种系统用土建图表示很简单,比如送风静压箱在图上只是“两道”,然而真正施工起来却很麻烦,为此,我们要与施工单位不厌其烦地沟通,来确保土建风道严丝合缝。”
    亮点三:“不怕结露”的地板辐射供冷
      地板辐射供冷是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暖通专业设计中的难点,也是一大亮点。篮球馆观众休息大厅的四周是极富现代感的玻璃幕墙,然而,冬季如果不供暖,这里的室温会很低。为了保证室温,设计师在休息大厅做了地板采暖。那么,当管道铺设完毕,这些既有管道设施又能否实现在夏季供冷,从而“一管两用”?范珑等设计师据此提出了新的设想。
      “我相信地板辐射供冷的想法很多人都有。但在比赛大厅,特别是这么重要的建筑中,利用管道系统同时采暖和供冷,在国内外应该很少,因为“难缠”的结露问题是最大的敌人。我们查阅过大量资料,真正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寥寥无几。”范珑说,“这种系统造价并不高,住宅上已经有大面积施用的前例。技术关键首先要控制好水温,其次要计算好管道间距。这些我们都经过了反复研究和尝试。”
      不过,这种担心在设计施工过后便显得“多余”---篮球馆的地板供冷系统并不怕结露形成。范珑对记者表示,场馆地面所选用的板材有些像地板革,水和湿气不易下渗,很难在地板下形成结露。他表示,“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场地表面形成结露,最多就像擦过地,不会对比赛和维护造成影响”。
亮点四:“有点意思”的防排烟系统
      在总结防排烟系统设计时,范珑用了四个字,“有点意思”。他说,这是由于系统并非设计师所独创,而是由他们与专门的性能化设计单位来一起确定防排烟的设计方案,从而确保系统既合理,又可靠。这种方案由暖通专业和性能化设计部门联手完成,范珑觉得这是个“先例”,因为此前他很少听说过类似合作。项目完成后,场馆投资商、美国NBA官员以及众多业内专家曾对场馆进行过考察,在与范珑等中方设计人员交流后皆赞叹不已。他们说,类似的防排烟系统在北美都没有见过,“这种设计非常先进”。
      范珑说,防排烟系统设计中有很多工作还都停留在概念理论和定性分析上。虽然没机会“实战演练”,然而他却信心十足地表示:万一出现火情,这套系统一定能在紧要关头,对保护观众安全撤离和疏散起到关键作用。
    亮点五:“无处藏身”的冷却塔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让范珑“印象深刻”---他以前从没遇到过建设条件如此苛刻的项目,且不说不能按常规设计风道,就连安放冷却塔这种最普通的环节,都成了他们不得不思考的大问题。
      冷却塔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安放在屋顶上。然而,“瘦身”过后的篮球馆,建筑主体的一半都在地下。如此“矮”的建筑,如果把冷却塔放在上面,势必将影响视觉效果。设计师最后想出了在场馆外下沉广场周边的墙上“掏洞”的招数,将冷却塔嵌入墙内。他们选用了单面进风的冷却塔,各种参数设计完成后,虽然在设备选型上颇费周折,然而这个办法既节省了空间,又保证了建筑的美观和整体效果。
      据了解,开利是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暖通空调项目招标中的“大赢家”,先后中标了该项目的主机和末端设备部分。范珑表示,相对于技术标得分,占据总分60%的商务标得分更显重要。在各厂商技术水平“趋近”的形势下,性价比略胜一筹的合资品牌则凸现优势。他认为在商用空调界,合资品牌性价比的优势仍旧不容忽视,民族品牌要在众多百年历史的空调“大鳄”的夹击中生存崛起,这条路仍很漫长和艰辛。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奥运场馆揭秘:享受在激情碰撞的篮球馆  地址:http://www.hr63.com/news/hangye/152391.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82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